成功案例
铸就典范,实践路上的璀璨星辰
我有幸参加了黄骅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项目骨干培训班的学习,第一期的培训自2021年3月15日至16日,历时2天。
短暂的阶段性学习使我更珍惜本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校长角色在学校管理的作用,进一步认识了苏派课改的以新理念、新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摸式,明确了校长在进行课改时的应知、应会、应做。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定信念,是课改之灵魂
很多时候,一提到改革,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课改可能是一阵风,能持续吗?学生能力差,学生起不来,老师不敢放,怎么办?所有学科、年级都适合做课改吗?如果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成绩下降,怎么办?一部分领导老师不肯改,怎么办?学生对评价无所谓,没有持续的热度,又怎么办?
当下,许多学校不缺少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方法,也不缺少具有改革意识和思想的干部和教师,但是,真正能收获改革成果的学校却少之又少,原因在于学校团队缺乏决心、恒心、齐心。苏派课改提出的学校的“四个会议”和“两个表态”就是要解决教师选择课改的决心、坚持课改的恒心、全员课改的齐心。同时,校长尊重相信教师,教师也会把尊重、相信传递给学生,学校才能形成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氛围很重要。人心是最重要的工作,共识是最奋进的力量。
二、以文化人,是课改之精髓
苏派课改注重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来源于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它意味着学校师生接受内化并归属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相应的文化样式。学校文化认同:它是维系学校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师生员工学校意识的深层基础,是任何刚性的物质力量和制度力量都无法替代的。
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却又水滴石穿。通过日复一日的班组文化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仪式,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把所做的事坚持下来,形成惯例。在学生心中注入成长的自信,形成信念乃至信仰,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文化。最好的学校靠文化、最差的学校靠人治、一般的学校靠制度。
三、做到极致,是课改之标配
如果说实践是飞机大炮,那么理念就是原子弹,苏派课改的成功更多的来自于理念的成功实施。
1.狠抓落实。所有的课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不折不扣的落实,既要落地,又要实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务实的精神,不自欺欺人,不懒惰投机。
2.领导层必须有坚定信念。这一点我是感触最深的,我能深刻感受到我坚决的态度对课改团队的影响有多大,就像一个螺丝,我如果松一扣,他们会松十扣。我把这种信念称为课改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工作的磨炼中会更加坚定。
3.狠抓师训。老师的对于课改来说是关键任务,他们对课改的理解和对课改的执行力,直接决定课改的成败。所以对老师的培训就尤为重要,在过程中要帮助老师理清课改体系,统一课改思想,严格课改推进,做好课改示范。
4.扎实推进班组文化建设和生训。我校通过步步深入课改,从班组文化建设和生训入手,每一步都扎扎实实,“扎实”也是苏派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打折,班组文化建设和生训决定了孩子的状态,是孩子们的内心一个打开的过程。
5.制定规则、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在推进的过程中,总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一定要明确,而且在过程管理中由课改团队通过智慧共筹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规则,保障课改顺利进行。
6.随时巡查、及时反馈、不断反思改进。督促巡查,关注、重视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同时课改就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
四、借力而行,是课改之智慧
高翔主任说课改一定要借势、借智、借力,我认真分析了黄骅完小的所处的态势:
借势——课改之势,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借智——苏派课改,实力雄厚,倾力打造。
借力——市局两级,领导关注,不辱使命。
我的感受是,当你真心想为孩子们做一件事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联合起来帮你的忙,这就是教育事业的魅力所在。
五、梦想成真,是课改之必然
盛湖中学张国良校长的关于课改梦想的话深深打动了我。
梦想所有的学生都不会某门学科学不好,某项活动跟不上而被嘲笑歧视而失去尊严。
梦想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校设立的平台上找到自己,以此来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从而得到尊重,充满自信。
梦想所有的学生的所有努力都能在学校中被发现,并得以肯定和鼓励。
梦想我们的学生、老师都能快乐、幸福、健康、阳光。
梦想我们的学校能成为民主、平等、公正、友爱、诚信的和谐乐园。
我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梦一定会成真。
总之,经过两天的听、看、议,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到的理论与我校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把苏派课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全面提升我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将我校办成一所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的学校。
来源:苏派课改